2016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其中一项重头戏“智能制造与3D打印”科技论坛于12月10日在东莞会展国际大酒店举办,东莞市政府副市长杨晓棠在本次论坛上致辞。
中国传统的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赖以生存的工业基础,例如我国的高铁、飞机,都是依靠的传统技术。如果行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应用3D打印技术,使之与制造业相结合,借助智能制造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材料、减少排放、节约时间,3D打印技术在这些方面可以做出巨大的贡献。总的来说,3D打印技术本身就属于智能制造,我们不能为了智能而智能,它需要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据了解,世界上60%~70%的打印机器都被中国购买了,但3D打印所需要的原材料也需要从国外购买,并且这些原材料还很昂贵。
杨晓棠表示,东莞是一座以“国际制造名城”为定位的城市。全市80多万市场主体中,工业企业有8万多家,全球每6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产自东莞。近年来,东莞以发展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为先导,大力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加快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型,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市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5.5万人,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60亿元,涉及数控机床、机器人装备等十多个行业,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验区和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2015年全市3D打印产值超过6亿元,占全国产值超过10%。2016年预计产值达到8至10亿元,增长率保守估计超过40%,从事3D打印领域的企业也将达100多家,行业增长速度惊人,前景也非常广阔。
当前东莞正处于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将是未来引领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作为智能制造创新创业焦点的3D打印产业,也必将成为东莞制造业新的蓝海,为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接下来,东莞将把发展智能制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更多政策、打造更多平台,扶持行业发展壮大,力争2020年前形成智能制造产业千亿规模,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