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小白刚接触3D打印,可能不太清楚3D打印机都是些什么结构,今天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些它的结构。
几种普遍的3D打印机结构分成:I3、三角洲、UM、CoreXY
1、I3I3又称之为龙门架构,Y轴的打印是根据平台的前后运动来完成的,X轴的打印则是借助电机推动喷头左右运动完成,Z轴的运动很平稳,这类结构成本很低,组装也较为简单,特别适合刚入门的用户。
2、三角洲
三角洲又称之为并联臂,是如今市面上很普遍的一种结构特征,选用的是并联式运动结构,设备呈一个三角形,相较为别的结构的打印机占地面积要小许多 ,这类结构比较较为稳定,因为要给并联臂留位置,造成其空间利用率较为低,假如需要10CM的成型尺寸,那么整体机箱尺寸也许要达到20-30CM,占地面积小,打印速度快,能打印较为高的模型这也是它的主要特点。
3、UM
UM这类3D打印机结构主要表现在打印头上边,选用的是十字结构,挤出电机没有在喷头端,可以有效的缓解3D打印头的重量,可以提升 内部空间的使用率,两根光轴的固定使打印时的速度和精度都比较平稳。
这类结构因为是双光轴因此 拆换一些配件是较为不便,装配比较艰难些。
4、CoreXY
CoreXY3D打印机结构与MB、UM等结构的差别在于它的传动方式上,CoreXY较大的独到之处在于其X、Y电机是协同运作的,而且它的同步带在不同同步轮的放置下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缠绕方法。因为两个电机的协同运动,电机推动的力比单一电机的力要大,且会降低在XY方向面上的一个电机重量,提升 精准性。
这类结构打印精度高,速度较快,组装空间利用率高,就是比较复杂,组装的零件标准高,同步轮或是转接皮带的轴承数量上也会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