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这种新方法给一些患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听力障碍的人带来了希望。
改变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生活。世界上首个应用3D打印部件移植中耳骨的手术,使一位身患传导性听力损失的40岁男子恢复了听力。
这一开创性的手术过程是由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UP)健康科学学院耳鼻喉科系主任、医学博士MashuduTshifularo以及医疗团队在SteveBiko学术医院率先完成的。
听力的部分工作原理是根据中耳的三块小骨头(称为听小骨)将振动从鼓膜传到耳蜗(听觉的感觉器官)。当听小骨损伤时,便会产生耳骨传导性听力损失。比如,这名患者是在一次车祸中,耳朵遭受了严重的创伤。
巴尔的摩马里兰大学医学院(UMSOM)放射学助理教授、医学博士JeffreyD.Hirsch说:“听小骨是十分小的结构,手术失败的缘故之一被认为是因为假体的尺寸有误。假如你能定做设计一个更精确的假体,那么手术的成功率应该更高。”
这也就是Hirsch博士和他的同事们所做的。他们研究了3D打印技术,为此来为传导性听力损失的患者制作订制化的假体。研究人员从三具人类尸体上取下听骨链的中间连接骨,用CT对结构进行成像,随后打印出尸体专用的植入物。
并规定四名外科医生将每个假体植入相应的鼓室,即便 在他们并不清楚当中的对应关系的状况下,这四位医生依然可以成功地将假体模型与其对应的颞骨相匹配,包括耳朵中间和内侧部分的骨头。
这种状况随机产生的几率为1/296,这项研究突显了3D打印的核心优势—可以十分准确地再现空间中的解剖关系,做到亚毫米级,拥有这些模型,基本上是一气呵成。运用3D打印骨骼完成移植
此次的手术十分成功,让Hish博士的工作再进一步。这是世界上第一例应用3D打印骨骼的中耳移植手术。运用3D打印技术,他的团队可以进行扫描,获得同样大小的骨头,位置、形状、重量和长度,并把它准确地放到需要的地方,结果基本上如同自己长得一样。根据只更换功能不正常的听骨,该手术的风险明显小于已知的假体及其相关手术程序。
“我们在这个手术中应用了钛合金,它具备生物相容性,并应用内窥镜进行更换,因此 移植手术很快,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并且疤痕很小。手术两周后,当他的纱布被拆掉时,患者的听力拥有显著的改善。”Tshifularo博士说“3D技术使我们能够做我们从未想到的事情。”
研究人员希望减少传统手术相关的风险,包括通过中耳间隙的面神经受到损害而可能诱发面瘫。到目前为止,这种手术可以在任何年龄段的人身上进行,已经用于治疗两名患者。Tshifularo博士将3D打印的耳骨移植到第二位中耳发育不全的患者身上,取代了之前的传统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