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司 新闻动态
生物3D打印技术相助,医疗行业未来可期
2020-09-30 12:17:53

      3D打印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推进的结果。研发投入的增加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改进,打印材料种类的不断丰富,促使3D打印机打印范围的扩大,中小学和教育培训学校开设3D打印相关课程以促进知识普及和人才培养。


      3D生物打印技术的出现,为临床医学给予了焕然一新的3D空间和无限潜能,3D生物打印技术同时做到了安全性、个体化、经济性三大标准。结合计算机技术,按照术前CT三维重建、核磁共振等各种诊疗手段,3D生物打印技术在诊疗产业的运用空间逐渐拓宽,其运用价值也逐渐得到展现。

      从总体看来,3D生物打印技术的医学运用主要聚集于检查、工具、模型、内置物、生物内植物等方面。在制作个性化内植物假体方面,3D生物打印技术可按照病患个体尺寸来打造个性化内植物假体,具备更佳的融合性和灵活性,该技术可增加结构的抗菌性、纳米化性能、生物相容性,但现阶段的内植物假体还无法做到生物力学标准,打印产品仅限于内植物假体表层结构,如膝盖关节等。

      与3D生物打印技术一样具有重要功效的,还有3D打印建模软件及系统。一般来讲,3D打印建模软件及系统是获取较好可视化效果的快捷工具。针对医疗行业来讲,它是一种很好的立体多面展现病患状况的助手,可进行模拟并找出高效、合理的治愈病患的方法。按照3D打印建模软件,医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病患患病症状,并为进行手术加强准备工作。

      具体来讲,制作者根据解决CT数据建立病患骨组织三维数字模型,输入快速成型机器,就能做成的1∶1快速成型模型,并与实际骨组织相同。容易制得结构复杂、孔隙均匀、几何形态各异的骨组织工程支架,也为很多病患带来了治愈的更多可能性。

      在生物3D打印发展日渐火热之时,生物3D打印机更新迭代的速度也持续加快。早在2017年11月,我国首台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机就在杭州发布。据了解,该设施核心技术创新为“离散制造微层析成像技术”。在3D打印的同时,还能按照微层析技术进行增材成像,理论上成像深度不受限制,非接触、高分辨率、无细胞损伤,可在线实时反馈控制打印参数,做到对3D打印产品无损质控。

      据市场研究公司GrandViewResearch预估,到2022年,全球生物3D打印市场规模将做到18.2亿美元,而以3D生物打印技术为基础的个性化植入、介入医疗器械、个性化活体组织器官等产品不但将具备千亿的市场空间,并且将为病损组织器官功能重建给予临床治疗新策略。

      生物打印虽说发展迅速并且应用日渐广泛,但不能否认的是,依然面临着众多的考验:用以打印的生物墨水研发周期长、与打印技术相配套的装备升级慢等。另一方面,生物3D打印除开运用传统3D打印的核心技术之外,所有制造过程也需要满足生物学的标准,要能确保细胞活性、组织功能,也要满足医学标准,这就需要进行大量探索与研究实践。

      自然,从外科医生的3D打印模型制作到3D打印假肢,再到3D打印人体器官,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让人忍不住惊奇与赞叹。展望未来,生物3D打印技术将在义齿制造、假肢生产、细胞模型研究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生物3D打印技术相助,医疗行业未来可期
订阅我们
创想三维(Creality)是全球3D打印机领导品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注于3D打印机的研发和生产,产品覆盖“熔融沉积成型和光固化”。

创想三维(Creality)是全球3D打印机领导品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注于3D打印机的研发和生产,产品覆盖“熔融沉积成型和光固化”。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新牛社区梅龙大道锦绣鸿都大厦18F
© 2014-2023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41697号